如何建立階段式逆向梯度

梯度沖提在液相層析中廣泛應用,線性梯度( Linear gradient )簡單但專一性較差,而階段式梯度( Step gradient )能有效改善目標化合物的分離效果、純化效率、以及降低實驗成‧‧

梯度沖提在液相層析(Liquid chromatography),例如:高效能液相層析法(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, HPLC )、快速層析( Flash chromatography )中相當常見,一般可分為線性( Linear gradient )及階段式( Step gradient )兩種典型的梯度形式。線性梯度因相對簡單而被廣泛使用,但通常無法滿足專一性( Specificity )需求,將特定化合物純化至預期的程度;而這就是階段式梯度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,階段式梯度將改善目標化合物的分離狀況。但是如何建立階段式梯度呢?

對於正相快速層析而言,薄層層析( Thin-layer chromatography, TLC )經常用於建立純化所需的梯度。Biotage® SelektBiotage® Isolera這類快速層析系統內建的軟體,可將單片TLC片的數據轉換為線性梯度,並依據兩片TLC片的數據建立出階段式梯度。

然而,由於逆向( Reverse-phase )TLC片其表面具有疏水( Hydrophobic )的特性,若以高度水相的溶劑作為展開劑,則恐會有潤濕性( Wettability )不足之問題,故逆相TLC在實際上並不常用。因此,逆相方法的開發和最佳化( Optimization )則需要以HPLC或小型的快速層析來完成。

逆相線性梯度( Linear gradient )的最佳化條件,是經由評估各種溶劑組合和梯度斜率來完成(通常是從甲醇 Methanol, MeOH 或 乙腈 Acetonitrile, ACN中擇一與水搭配)。然而,開發階段式梯度( Step gradient )方法的最佳化條件則又是另一回事。

一般在建立階段式梯度時,線性梯度沖提的資訊是很有幫助的,特別是目標化合物沖提所需的體積和強溶劑的比例。據目前所知,雖然沒有計算階段式梯度參數的數學公式,但經驗上如果化合物沖提所需的體積大於5個柱體積( Column volumn, CV )時,則可直接將起始的比例( % )增加至特定線性梯度比例。

舉例來說,如下方層析圖譜所示,要從600 mg的反應混合物中純化出少量的物質,使用6 g的 Biotage® Sfär C18 D – Duo 100 Å 30 µm 管柱,將線性梯度設定為35-100%,並以10個CV的條件進行沖提,產物將在7.9 CV處被沖提出來(圖1)。

圖1. 裝載少量混合物並以線性梯度進行沖提的快速層析圖。目標化合物在7.9 CV處被沖提出來。

根據這些數據,我們決定從50%階段式梯度開始純化,但50%這個數值是如何得出的?當然經驗很重要。然而,查看數據,以整個梯度距離10 CV來說,產物在7.9 CV處被沖提出來,將其換算成比值 7.9 CV / 10 CV = 0.79。而梯度變化(結束比例% – 起始比例% = 100% – 35% = 65%)乘以該比值( 0.79 ),即可獲得起始梯度( 51.35% ),簡單起見,將該值無條件捨去為50%。再根據以往的經驗, 3或4個CV作為一個階段的長度似乎效果最好,因此決定第一段沖洗條件訂在50%,4個CV。

再來要確定第二段沖提的比例,同樣依照以往的經驗和線性梯度數據。將線性梯度時的整個梯度距離10 CV減去沖提體積7.9 CV,就可得到第二階段的沖提距離,而比值則為0.21 ( 10 CV – 7.9 CV = 2.1,2.1 / 10 = 0.21 );如果將該比值乘以梯度變化( 65% ),其結果可以大致預測需要提高的比例為13.65%,並將其無條件進位成15%。所以現在的階段式梯度為:以50%沖洗4 CV,接著以65%再沖提4 CV。

理論上,此梯度的設定應在65%的階段內沖提出目標化合物,因此後面可以直接將梯度增加到100%以清潔管柱。

最終梯度條件則為:

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
50%甲醇65%甲醇100%甲醇
4 CV4 CV2 CV

再次以6 g的 Biotage® Sfär C18 D – Duo 100 Å 30 µm 管柱進行少量樣品的階段式梯度測試。結果表明,儘管階段式梯度可能會造成峰尖分裂(Split Peak)的情況,但仍能符合預期並提供良好純化的結果(圖2)。

圖2. 階段式梯度純化試驗以4CV、65%甲醇沖提產物,其中藍色及紅色的波峰即為產物。

根據該結果,我以相同條件(同梯度)直接套用於30g Biotage® Sfär C18 D – Duo 100 Å 30 µm管柱,來純化剩餘的大量反應混合物(圖3)。

圖3. 使用30-gram Sfär C18管柱和階段式梯度來純化反應混合物。

而最後的結果顯示,階段式梯度( Step gradient )不僅可得到良好的分離效果,溶劑消耗量僅需12 CV,也比線性梯度( Linear gradient )所需的16 CV,減少25%溶劑消耗量。

因此,當我們需要建立逆向階段式梯度時,可參考目標化合物的滯留時間( Retention ) 或 沖提體積( CV ),再以梯度起始以及結束的比例%),即可得到一個合理的實驗條件,並利用小型純化管柱對其進行驗證及最佳化。

如需更多資訊,請下載我們的逆相快速層析白皮書。